當你大致上決定了在大温地區哪一個城市定居(如你還在煩惱於哪一個城市,可以參考我上上篇文章【大温哥華區住哪一區好? • 各區介紹和租金比較】),你就可以開始尋找租盤,而以下的幾點絕對能讓你在租屋過程中更順利。
租盤種類
温哥華人口稠密,樓價偏高,為了更有效使用土地,本地人發展出許多不同的租盤,大致可分為以下六類﹕
獨立屋 Single-Family / Single-Detached / Stand-Alone House (a)
獨立屋顧名思義就是單獨一座建築物,而整棟建築物都是一個住戶使用,不需要與其他住戶分享,通常有兩至三層,擁有前後庭園(庭園大小取決於建築物土地的大小)和車庫/泊車空間(除非是高尚住宅區,温哥華的車庫大多建在房子後面)。
優點
- 因有車庫/泊車空間,不用街泊,比較安全
- 私穩度高
- 有前後庭園,可用作遊憩或種植
缺點
- 因面積大,租金相對也貴

㡳層 Basement
底層其實是獨立屋業主把屋的底層出租,而上層就用來自住。
優點
- 租金通常是最便宜
- 在業主凖許下可以使用後庭園作為遊憩或種植之用
- 因有車庫/泊車空間,大多不用泊街,比較安全
- 通常都包 WIFI上網,與業主共用
缺點
- 底層大多都是半地牢,窗口不大,採光度低
- 雖然有獨立門口出入,但需繞道到後園進入
- 這裡的獨立屋大部分都用木材建造,上下層的隔音可能會是個問題
- 因為業主住上層,私穩度較低,如果遇到的業主是嚴格挑剔,可能會較麻煩
後巷屋 Laneway House
後巷屋是在原獨立屋後面(同一塊地)建多一個獨立的但較簡單的小房子,通常是一層至一層半,面對着後巷,有些是由車庫改建。
優點
- 租金便宜
- 擁有自己獨立房子,私穩度比底層高
缺點
- 大多只提供街泊車位
- 設計較簡單,頂層大多是閣樓,樓底偏低和多橫樑斜頂
- 因面向後巷,景觀相對不怎樣開揚
- 需繞道到後巷出入
- 私穩度低,但比底層好些微,因業主住在旁邊的主獨立屋,如果遇到的業主是嚴格挑剔,可能會較麻煩
聯屋 Duplex (a)
聯屋是兩套獨立屋建於一塊地上(通常左右對稱),共享一面牆壁,有兩至三層,擁有前後庭園和車庫/泊車位。
優點
- 以較低的租金享有相似於獨立屋的生活
- 因有車庫/泊車空間,不用街泊,比較安全
- 有前後庭園,可用作遊憩或種植
缺點
- 租金雖比獨立屋便宜,但也不低
- 前後庭園與旁邊住戶相鄰,私穩度比獨立屋低
- 有一面牆與旁邊住戶共享,如果那面牆壁不是用有隔音功效的建料製造,可能會有隔音問題

城市屋 / 聯排屋 Townhouse (a)
城市屋是由三個或以上的房子並排組成,共享一至兩面牆(兩側的單位價錢會比中間的高),兩至三層高,最底層通常是車庫,配以一個小型的前或後庭園。
優點
- 租金中價
- 最底層通常是車庫,不用街泊,比較安全
- 鄰居們都住在同款的房子裡,也住得近,會較容易產生社區感
- 有前或後庭園,可用作遊憩或種植
- 有些城市屋有管理公司和會所,可享用會所設施,也較安全
缺點
- 設計大多窄長,加上要預留位置給樓梯位,中間部份較難擺放傢私
- 庭園範圍小,與旁邊住戶相鄰,私穩度低
- 有一至兩面牆與旁邊住戶共享,如果牆壁不是用有隔音功效的建料製造,可能會有隔音問題

大廈單位 Apartment / Condominium (a)
大廈單位對香港人應該不陌生,簡單來說一座大廈擁有多個單位,英文稱為 Apartment 或 Condominium (Condo)(Apartment和 Condo雖相似,但嚴格來說是有分別,Apartment的單位是在同一個業權,通常是由一間物業管理公司 Strata 管理,而 Condo則由多個業權 / 業主組成)。香港的住宿大廈多是高樓大廈,但加拿大的住宿大廈除了高密度外,也有中、低密度的住宿大廈。
優點
- 面積較細,相對租金較便宜
- 因窗口普遍都是落地玻璃,採光度高(我的香港朋友常羨慕我家的落地玻璃,但其實在這裡是很普遍的,笑)
- 雖然沒有庭園,但有露台(而且露台不小,加拿大人很喜歡放小桌子和椅子在露台上,然後手中一杯,享受人生)
- 大部分有保安站崗,比較安全
- 有些有會所,可享用會所設施
- 因有管理處管理,所以花園維護和鏟雪工作都不用自己做
- 備有垃圾房,不用等一星期才能清理自家的垃圾桶一次(我喜歡這點)
缺點
- 有一部分的租金其實是業主用來交管理費 Strata Fee,所以會所設施越好,租金就越高
- 室內停車場位通常要額外加錢
- 搬入搬出單位時,需向管理處申請借用電梯,而且大部分管理處都會收取費用

租屋網介紹
温哥華大多都是自己上網尋找租盤,真接聯絡業主或代理,以下的租屋網是這裡較多人使用的﹕
- Craigslist
- Zumper
- live.rent
- Kijiji
- Facebook Marketplace
- Facebook 華人群組,例如 Rent in Vancouver BC 温哥華 租房 租屋 套房 房屋出租、604温哥華出租網等
注意事項/貼士
財務證明
在加拿大租屋,除了要提供基本個人資料,業主通常都會要求一些財務證明,例如工作證明、信用記錄 Credit Score和推薦人 Reference,以證明租客有足夠能力交租。
- 工作證明 – 糧單 Pay Stub、僱傭合約、有工資存入的銀行帳單或稅單 Form T4(要留意業主沒有權利保留租客的稅單,所以業主過目後必須把文件歸還給租客)。如你還沒有工作,也可以提供有足夠結餘的銀行帳單。
- 信用記錄 Credit Score – 業主有權向信用機構查詢租客的信用記錄,信用記錄是信用機構根據其客戶過往在不同的財務產品和服務上的回款能力作出一個評分。就算你剛移居加拿大,還沒有信用記錄或信用記錄偏差,也不用太擔心,你可以與業主解釋你的情況,以其他文件證明你的財務是健康的。
- 推薦人 Reference – 業主可能要求租客提供一些名字和其聯絡方式,以方便他向推薦人查詢租客其人品和過往租屋情況,推薦人可包括前業主、現任僱主和租客的朋友(因為我們剛到加拿大,沒什麼熟人,當時只提供了香港的租約,所以不要掉甩香港的租約,可能在這裡會用得着)。
租賃合約
這裡的租賃大部分習慣每月一日起租,如果需要其他日子,可以與業主商量。在簽租約前,記得確認合約裡有包含以下條款﹕
- 業主和租客的法定名字(記得包括所有成人住戶,否則沒有名字的不受法律保護)
- 業主/代理的地址和聯繫方式
- 租住單位的地址
- 租約開始和完結日期,完結後可否繼續續租和細節
- 租金金額和到期日子
- 租金所包含的設備和服務
- 押金(卑詩省﹕最多半個月的租金)和寵物押金
- 寵物、房屋情況檢查 Condition Inspection、加租、轉租、維修、訪客、鑰匙(不同香港,這裡通常不准許租客自行換鑰)、業主進入單位和租約完結等細則
- 業主和租客的簽名和日期
省政府網站上有提供租約範本可作參考。
包含設備
加拿大的租盤基本都會包雪櫃、洗衣機、乾衣機、爐頭連焗爐、抽油煙機、暖爐和熱水,有些租盤甚至包WIFI上網、冷氣、天然氣和傢私,租之前緊記要問清楚業主。
廁所
加拿大大部分的廁所都是「黑廁」,即是廁所裡沒有任何窗口,來自香港的朋友可能要適應一下。
加租
與香港不同,卑詩省只有一年死約,除非在租約上有特別注明其他續租安排,否則一年後會自動按月續租(不論租約上有沒有寫明可否續租),而業主有權可以加租,但要有心理準備可能每年都會加租,但所幸的是業主一年只可加租一次,而且幅度不可超過省政府每年訂立的加租百分比。我建議最好要求在租賃合約上寫清楚租約期完後的續租和加租細節,避免屆時與業主有爭執(曾有朋友被坑過)。
房屋情況檢查 Condition Inspection
房屋清況檢查是為了保障業主和租客雙方,在租客搬入前和遷出前雙方一起檢查單位的狀況,以確保達成一致共識。
寵物
温哥華有很多租盤都不准許飼養寵物,有寵物的朋友要有心埋準備比較難找到地方租住。另外,租客也可能會被收取寵物押金 Pet Deposit,押金金額不能超過半個月的租金。
現金交租
大部分情況下,業主接受以銀行自動轉帳、Interac(類似香港的FPS)或支票付租,但也有少數業主要求以現金支付。如果要用現金支付的話,記得向業主索取收據,或自己預備收據讓業主簽名,以保障自己。
租客保險 Tenant Insurance / Renters Insurance
有些業主會要求租客一定要買租客保險,雖然大多出租單位都有業主保險 landlord insurance,但業主保險只包房子的損壞,而租客的財物、因租客的疏忽而導致的損壞、因災害而租客需暫住酒店和其他費用都一慨不包,購買租客保險便可提供多一層保護。
管理處規則 Strata Rules
如果租盤是大廈單位 Condo/Apartment 或某些城市屋 Townhouse,建議除了細閱租約外,也索取管理處規則,以免被罰款/警告,例如我家的大廈管理處不准許租客於單位內放置真聖誕樹,因為真聖誕樹是屬於易燃物品(但我真的很想,如要放的話我就要搬屋,哭)。
天窗
有些房子的天花板擁有天窗,雖然天窗能增加採光度,看起來也很棒,但要特別檢查天窗有沒有漏水,眾所週知温哥華常下雨,而天窗是比較容易有漏水問題。
總結
我強烈建議不要只看照片租屋,一定要親身查看租盤(除非有信得過的朋友幫忙看盤),有許多樓宇上的細節都要看實物才察覺得出,而且還可以順便視察附近的社區環境和交通情況呢。在加拿大租屋普遍都不是太難,因為是移民國家,這裡的業主都已很習慣租屋給新移民,對於財務證明都不會太苛刻。祝大家租屋順利!
* 封面照片﹕Photo by Schluesseldienst
a. 獨立屋、聯屋、城市屋和大廈單位的圖片﹕「卑詩省新移民指南﹣資源與服務」,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