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父母的都會緊張自己子女的教育,期望盡量給他們最適合的學習環境和教育。作為兩個女兒母親的我是完全明白的,特別當你移居到一個新地方,了解當地的教育和學校是一重大課題,而我也經常被問及關於加拿大教育的問題,雖然我不是專家,但也會盡我能力分享(如有不足的地方,歡迎大家留言補充討論)。

首先我要感謝我這篇文章的合夥人,就是我的大女,很多第一手資料都是從她而來,她也提供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和例子。為了方便大家查閱,我把資料整理分類為以下單元﹕

教育制度和學級

加拿大高達 94%年輕人(25歲至34歲)完成高中學業,超過六成年輕人(64%)擁有大學或大專學位,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 的平均值 45%高出不少,甚至比美國(52%)更高 a,其中一個原因是其免費教育,由幼稚園至 Grade 12 (K-12)。只要父母其一在加拿大有合法居留權(包括學簽和工作簽證),其小孩就可以入讀當地的學校。

加拿大的教育制度不是全國統一,省份可根據各自需要制定適合自己的制度,連考試制度都有所不同,所以這篇文章我將會主要集中卑詩省。

學級

卑詩省的教育署稱為 British Colombia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Child Care,學級主要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 學前教育 Pre-K Programs
    學前教育是幼稚園(Kindergarden)前的課程,不是強制的,家長可自由選擇入讀與否,大致可分為以下三種﹕
    • StrongStart BC – 教育局提供的免費學前計劃 ,0歲至5歲的小孩都可以參加,大約兩個小時的遊戲班 playgroup,主要以遊戲方式(玩具、唱歌或美勞)讓學童習慣課堂模式。雖學術性不高,但因家長需要在場陪同,所以是個很好的場所認識自己社區裡的其他家長。
    • 學前班 Pre-school – 是為3-4歲小孩提供半日制的課堂學習,為上幼稚園作準備,學術性較高,可以選擇一星期內上多少日。
    • 托兒班 Daycare – 半日或全日制,星期一至五,入學年齡由初生至5歲。因為温哥華雙職父母比率高,托兒班需求很大(特別是3歲前的班級),熱門的托兒所往往要排後補名單。價錢方面不太便宜,由每月加幣$700至$1500不等。有見及此,省政府推出了$10一日的托兒服務,讓收入低的家庭參與。
  • 小學 Elementary School
    加拿大大部分地區與香港相似只分小學和中學,不像美國般有初中學校 Middle School。小學是由幼稚園 Kindergarden 至小學七年級 Grade 7,而幼稚園入學年齡是由5歲開始(即是5歲生日那一年就可9月入學),卑詩省是加拿大少數的省份規定孩童必須入讀幼稚園,但家長可以選擇幫自己子女延遲一年入學。這裡的幼稚園只有一年,之後就是小一至小七(Grade 1 – Grade 7)。於 Grade 4 和 Grade 7 時,學生會需要參與評估 Foundation Skills Assessment (FSA),評核他們的文學和數學水平。
  • 中學 Secondary School
    中學則是 Grade 8 至 Grade 12,學分制,是大學前的準備課程。在卑詩省,中學畢業的條件是在 Grade 10 至 Grade 12 修讀最少80學分(52學分為必修課目;28學分或以上為自選課目),另外於 Grade 10 和 Grade 12 的三個評分試 Graduation Assessment 中得到合格成績(Grade 10﹕數學和文學評估;Grade 12﹕文學評估),符合以上條件的學生會獲得畢業證書,也稱為 Dogwood Diploma,畢業條件詳情可參考這影片
  • 高等教育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分為大專院校、大學和職業學校,沒有年齡限制,各院校的收生要求不同。學費方面,國外學生的費用會比本地學生高。
學校排名

卑詩省的公立學校是沒有分等級或排名,因為教署相信由合資格的教師以相同的課程教導出的學生應該都是同一標準,所以大學的收生不會被學生所讀的中學而影響。如果你很在意學校的排名的話,也可參考 Fraser Institue 的排名,分為小學和中學,但要注意的是不是省內全部學校都有參加,另外排名每年都會有升有降,特別是公立學校的升降幅度較大,所以資料僅作參考。

校區(School District)和學校種類

卑詩省的學校與香港一樣都有分區域,省內共有60個校區,以下是大温地區的校區分佈圖,數字代表校區編號,例如温哥華市便是「校區39」,高貴林是「校區43」(如想看卑詩省完整學區地圖,可點擊連結查看),每個校區的課程和資源分配都會有些微不同。

來源﹕卑詩省政府網頁 https://www2.gov.bc.ca/
學校種類

卑詩省擁有大約 1,600間公立學校和 350所私立學校,學校種類可分為以下四種﹕

  • 公立學校 Public Schools
    公立學校的學費基本是免費的,家長只需每學年交小額的書簿費及校外考察旅行等額外費用就可以了。我最近才知道原來這裡的公校除了資助是根據學生人數而定,教師的人數也同學生人數掛鉤,所以如果學校收生不足的話,就需要減少在校教師。
    • 英語公立學校 English Public Schools
      卑詩省大部分的公立學校是以英文教學,但學生在 Grade 5-8 需要學習另一種言語(詳情請見教學特色
    • 法語公立學校 Francophone Public Schools
      卑詩省有47間是法文學校 Francophone Schools,讓母語為法語的孩童入讀,要入讀法語學校最少要符合以下其中一個條件﹕
      • 父母最少其中一位的母語為法語或操流利的法語
      • 父母最少其中一位曾於加拿大入讀法語學校
      • 有兄弟姊妹曾在加拿大入讀法語學校
    • 有時如果祖父母的母語為法語或曾於加拿大入讀法語學校也能成功被錄取。就算以上的條件都不符合,家長也可嘗試遞交申請讓學校考慮。
  • 天主教學校 Catholic Schools
    卑詩省有79間天主教學校,學校性質屬於私營(家長需自費學費,學費通常比私立學校便宜),課程需要符合教育署的要求,所聘請的教師都需持有合資格的證書。另外,因為是宗教學校,課程設計上會融入天主教和道德價值。收生方面,天主教教徒的家庭會優先被錄取。
  • 私立學校 Independent Schools
    卑詩省所有私立學校都受教育局管轄和定期審查,需遵從私立學校法 Independent School Act 內列明的條列而營運,從而確保學生能在一個安全和民主的環境中學習,發展他們各自的才能。雖然私立學校是私營性質,但有部分會接受35%或50%的政府資助,而接受資助的學校需要符合教育局設定的行政和課程要求,但總體來說,私立學校在課程編制及教師安排上都有更大的自由度和控制權。學費方面是所有學校種類內最貴,價格範圍頗大,可以由每年加幣 $4000至$80,000不等。
  • 在家自學 Homeschooling
    在卑詩省,除了送子女去學校上課,家長或監護人也可選擇在家自己教導小孩,但學童仍需向一間公立/私立學校登記為 Registered Homeschooler,政府會資助該學校少量金額以支援在家學習的學生(公立$250;私立$175)。在家自學的自由度非常大,可以自編課程,不需跟從政府訂立的課程,也可以自選參加評核與否(Provincial Graduation Assessments and Foundation Skills Assessments),教導者也不需要持有教學證書,但相對地也不會獲得中學畢業證書 Dogwood Diploma。省教育局有提供指南 Homeschooling Procedures and Guidelines Manual 支援在家自學的學生。
  • 網上學習 Online Learning
    許多人都把網上學習和在家自學混淆,其實網上教學與普通學校相似,都要求持有教學證書的老師,課程需遵從政府所訂立的範圍,也需參與校內評核,唯一不同的是網上學習是在家中透過網路學習。學童需向有提供網上教學的公立/私立學校報名,資助費用比在家自學多,也可參與該校的校內活動和校外考察旅行,這也是為什麼網上教學比在家自學有更多家長選擇。

入學需知

加拿大學校每年九月頭開學,六月尾放暑假,暑假長大約兩個月(七月至八月)﹐於三月及十二月會放兩個星期的短假,另外每間學校各自有其校內和校區性假期,如教師發展日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Day。

幼稚園的入學申請時間每個校區都不同(温哥華校區是於學童入學前一年的十一月至一月),全部校區都可於網上遞交申請。如果小孩不是在加拿大出生或父母不是永久居民,通常申請手續和文件會有所不同,例如温哥華校區就需要透過新人歡迎中心 Newcomer Welcome Center (NWC) 報名。另外要注意報讀學校是需要住址證明,所以請先找到地方住才幫子女申請入學。

【加拿大教育】温哥華幼稚園 / 小學開學必備用品 • 好用品牌推介

招生區域 Catchment Area

卑詩省每一間公立學校都有一個招生區域 Catchment Area,孩童會根據所住地址被派往所屬學校(當然也可以申請跨區),如果所屬學校名額已滿,學童就會被轉派到下一間最近的學校。教育局十分提倡 Catchment Area 慨念,因為他們相信學校不只是提供讀書,也是一個讓他們交朋友、建立社交圈子的地方,如果校內的朋友都是住在同一個社區,那麼他們就更容易建立友誼。如想知道自己的 Catchment School 是哪一間,可以上各校區網站的 School Locator 尋找。

選擇項目 Choice Programs

除了傳統學校,家長也可以考慮報讀提供選擇項目 Choice Programs 的學校,而這些學校的招生區域通常是整個校區,錄取方式是以抽籤方式進行,但因為這些學校大都很受歡迎,插班生較難入讀,大多需要排後補名單。每個校區所提供的 Choice Programs 都不同,以下是較為普遍的小學項目﹕

  • 原住民教育 Indigenous Focus
    原住民是加拿大重要的歷史,學習其文化、價值觀及歷史有助提高小孩的批判思維和包容性。
  • 法語沉浸 French Immersion
    法語沉浸的學校會用英法雙語教學,由於在 Grade 5 至 Grade 8 學生必須修讀另一種語言,大多數都會選修法語,而這項目能讓小童在更早的時期打好基礎。
  • 普通話雙語 Mandarin Bilingual
    在華人家長中很受歡迎,但要注意課程是學習普通話和簡體字。
  • 蒙特梭利 Montessori
    在香港上蒙特梭利的課程或學校價錢都不菲,但在這裡卻是免費的,所以項目十分受歡迎,後補名單非常之長。因為課程是兩年為一期,所以後補大致是兩年才遞進一次,這也是其中一個原因導致名額填補得更慢。
  • 藝術 Arts
    這裡的「藝術」不是只指美術,也包括音樂、跳舞、演戲等藝術,除了發展孩童的藝術技巧外,也有助增強孩童的創造力、溝通能力和與人合作的能力。

教學特色和文化

  • 第二語言學習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在 Grade 5 至 Grade 8,卑詩省學生必須學習另一個語言,大多數情況下會是法語,除非該校區有提供其他語言學習。有些家長會幫小孩報讀語言類的 Choice Program 學校,如 French Immersion 和 Mandarin Biligual,讓子女由幼稚園開始便接觸第二種語言。
  • 等級排名 Letter Grades
    Grade 4 開始成績表才會有等級排名(除了有特殊需要的學生和英語能力很差的學童),Grade 3 或以下的年級是沒有排名的,取以代之學生會收到報告評估學術水平。
  • 留級
    卑詩省的中小學沒有留級的政策,學生只會根據年齡升班,而不是其能力。就算學童的成績不達標準,他仍會繼續升班,但老師便需要根據他的程度因材施教。
  • 班主任 Class Teacher
    卑詩省的公共小學與香港一樣都探用班主任制,每班會被分配到一位老師作為班主任,但不同的是這裡的班主任需要負責的事務更多,除了要處理班上的行政事項外,他們還需教導大部分的科目(英、數、歷史等),除了一些特別科目,如體育和音樂。所以遇到好的班主任對學童來說有很大的影響,就算你的小孩不幸地遇到不合適的班主任,所幸的是班主任不會隨著班級升班,所以也只是一年的時間相處。
  • 共融學習環境 Inclusive Environment
    這裡提倡共融學習環境 Inclusive Environment,特殊需要學生和普通學生都是在同一個班房裡學習,只是特殊需要學生會有特別的教職員支援給他們,如 Resource Teacher 及 Special Education Assistant等,因應他們個別需要,為他們規劃個人的教學計劃 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lan。
    另外,卑詩省的公校沒有精英班概念,學術上不同水平、不同專長的學生都會在同一個學習環境裡學習。以我女兒為例,我女的閱讀能力在同級的同學之中都算最好那幾個,但英語會話方面卻比較差,但學校不會因為她的能力或水平而把她分到不同的班級或組別裡,或以不同的教學和資源去教她。
    自閉症基金 Autism Funding • 每年最高$22k資助
  • 校服
    有些私立學校有校服要求,但加拿大的公立學校學生不需穿校服(可以省掉校服費)。
  • 小食 / 午餐
    每日會有小息和午餐時間,除了要準備午餐,也要準備小食讓小孩在小息時食用。這裡午餐比香港短,通常只有半小時,如像我女兒般吃飯比較慢,就可能要想想辦法簡化午餐。而且小息和午餐後都有操場時間。
  • 遊戲
    加拿大的教育相信玩耍對兒童非常重要,透過玩耍他們能有效地發展各方面的能力,包括體能、社交、情緒和智能,也能提高他們團體合作、創意和跟從指令的技巧,所以小學早期課程沒有教課書,大多以遊戲方式進行(女兒每日上學都覺得自己是去遊玩)。
  • 表達/溝通能力
    這裡的教育很鼓勵孩童表達自己,課堂上會融入不少需要說話的部分,例如小短講、Show and Tell、討論和辯論,女兒自從來了這裡後變得更勇於答問題。
  • 體能發展
    小學非常著重小孩子的體能發展,小學低年級的課程常安排很多體能活動的時間,所以不論天晴或下雨,學生每日都要在小息和午餐時段外出到學校操場上玩耍,動動身體(温馨提示﹕上學要因應當天天氣而穿衣,雨衣是家中必備的,以防下雨的日子,也不用穿漂亮昂貴的衣服上學,因為反正都會弄髒破損)。我女兒在她小一時,學校已教她跳高、跳遠和接力賽。
  • 藝術 Arts
    加拿大文化普遍都比較重視藝術,學校也不例外,我女的課室有一個美術角落,放滿了油彩畫具、美術紙,任學生自由使用,女兒每天都帶在自由活動時間內創作的小勞作回家。音樂堂還滿貼近現代,女兒最近在學校學了 John Lennon 的 Imagine 和 The Beatles 的 Yellow Submarine,不只是古典音樂。
  • 英文文學
    加拿大對文學的看重和要求讓我有點兒意想不到,小學初期已要求學生每星期定期閱讀圖書,每間小學政策不同,以我女兒學校為例,老師鼓勵學生們每日帶圖書回家閱讀,每天兩本圖畫書或一本兒童小說 Chapter Book(有時女兒拿回來的兒童小說長達 100頁),剛開始時真的讓我有點吃不消,因為我會坐在女兒旁邊聽她讀,還滿花時間的(有時能花上一至兩個小時完成一本小說),後來我已變得「佛系」,放手讓女兒自己讀,讀不完就留待第二天吧,盡力就好了。
    另外,這裡的大學入學條件也對英文有一定要求,而且就算入到大學仍需繼續修讀英文,如果學生在英文課上不合格的話,是會被退學的。
  • 對英語的支援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ELL/ESL)
    雖然我上一點的要求說得好像頗高,但家長們也不用太擔憂,加拿大身為移民國家,國內的學校政策對新移民都很友善,校內大多會有受過專業訓練的教師 ELL/ESL Teacher 幫助英語不是母語的新學生,定期都有報告匯報學生的英語進度。
  • 自然環境學習
    小學早期的課程常包含很多關於自然環境的課題,可能因為温哥華環境得天獨厚,隨處都是花草樹木,老師常帶學生在學校周圍或附近的公園走走,親親大自然,觀察植物的生長和尋找小動物。
  • 實用性
    加拿大的課程大多著重實用性,課程中包括了許多專題研習和體驗,記得有一次女兒學校教昆蟲,為了讓學生近距離觀察昆蟲的生長,教師指導同學們做了一個「蟲蟲安樂窩」 bug habitat,記得女兒很開心同我詳細分享用了什麼作材料,還徒手捉蟲蟲呢(汗,想不到女兒這麼勇敢)。
  • 功課
    在功課量方面,卑詩省教育署是有指引給教師作參考,幼稚園至 Grade 3 沒有功課,Grade 4 -7 只給予半小時的功課量。這只是建議,不是規定,教師仍有最終決定權給予學生多少功課﹐但總體來說,功課量都不多,幼稚園通常沒有功課,小學一年級開始可能會有少量閱讀及抄寫,大部分的作業和練習都在堂上完成,不用帶回家做。
    至於默書方面,我初時以為北美是不用默書,但原來是錯的,雖然如此,所默的數量也不多。我大女現在小一,每日只需讀一本兒童小說、抄寫10個生字一遍,每星期默寫一次,而所默的生字通常是一些簡單的常用字 Sight words,如 an, have, want, stop, get 等等。
    大部分小學在暑假期間只會給予學生少量的功課或甚至沒有功課,因為他們認為暑假是小孩休息玩耍的時間。
  • 籌款活動 Fundraising Activities
    即使公校有教育署的資助,但始終是有限的,有些活動或教育項目不在資助範圍內(例如校外考察、體育/藝術項目、文化活動等),為了籌集資金,學校經常會有籌款義買活動。
  • 家長教師會 Parent Advisory Council (PAC)
    如想更了解自己子女的校園生活和學校的行政運作,我會建議做學校義工或參與家長教師會。這裡的家長教師會感覺上頗活躍,在校的參與度很高,也經常為學校舉辦籌款活動。再次以我女兒學校為例,學校的午膳供應商和學生個人拍照服務都是家長教師會協商回來的,有時他們會贊助學校的活動或學生零食,今年他們更邀請了一位街舞老師到校教導全校學生跳街舞 Hip Hop 一星期,女兒超喜歡的。

感想

相比香港,加拿大的教育比較輕鬆,壓力也沒有這麼大(最緊要不需家長幫手做美勞,我的弱項),對學術性科目的著重較為低,但相對地對藝術和體育的支援會多些,家長們對學業也很看得開。因為這裡入學年齡較遲,一般來說,香港來的小孩數學一開始會有優勢,水平會比同年的高,但這裡課程進展得比較快,所以與同級的差距會逐漸收窄。

因為大女性格比較被動單純,移居初期我都有擔心女兒能否融入這裡的校園文化,所幸的是同學們之間也有許多不同民族,學生對不同文化的包容比較高,女兒用了一段時間也能交到朋友。女兒暫時都十分喜歡上學,喜歡的程度去到曾因病不能回校而大哭,甚至不想放暑假(上學真的這麼有趣嗎?連我這個大人都很想試試上這裡的小學)。我對自己孩子沒有什麼大期望,說要她們有怎樣的成就,只希望她們在求學階段能找到自己的興趣,能夠繼續喜歡學習、開心上學就夠了。住在遠方的朋友們,你們當地的教育制度又有什麼不同呢?歡迎留言分享。

a OECD (2021), Education at a Glance 2021: OECD Indicators, p.49, OECD Publishing, Paris, https://doi.org/10.1787/b35a14e5-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