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篇部落格文章終於順利面世(感動得要哭出來),由於我對部落格完全零經驗,所以花了不少時間研究,感謝我有一個 IT9老公(老公指定的用語),幫我解決了許多技術問題,為我省下不少時間,不然這篇文章還需要更~長~更~長~的時間準備。

我一直都有用不同的方式(日記、照片、Facebook)紀錄生活上的細節,但總覺得這些記事方式都很零碎,這裡一點,那裡一些,沒有一個統一的地方儲存所有的事物,特別是經歷了大搬家(由香港搬到温哥華)後發覺許多珍藏的物件都不能帶走,而部落格就能集全部元素於一身,作為一個平台,也能把我所知道的資訊與經歷分享給大家,順便訓練訓練我日漸退步的中文書寫能力(有很多中文字都不記得怎麼寫了,真糟糕!)。

在加拿大已居住了一年,温哥華是一個美麗的城市,天氣宜人,四季分明,生活上很便利,交通網絡規劃也做得好,在很多地方與香港相似,都有很多高樓大廈,晚上的時候甚至有錯覺自己還在香港呢。食物也很多元化,在這裡不難找到正宗的中國食物,所以我們也沒怎樣特別懷念香港的美食,只是這裡的物價沒有比香港便宜到哪裡,外去食飯甚至比香港還貴。

12月尾先生先過來温哥華打點一切﹕租屋、買傢私、電話咭和基本日用品,2月我辭了香港的工作,帶著兩年女兒和一堆行李飛過來温哥華,然後就開始14天的隔離。

在隔離期間也不是閑著沒事做,忙著申請ID、SIN號碼、BC服務咭(BC Service Card)和大女兒的學校。3月大女Keira開始插班上學,幸好兩位女兒年紀尚小,很快便適應這裡的生活,連妹妹Savannah也和姐姐的同學們混得滿熟的,現在Savannah差不多每日最期待的事便是接姐姐放學,一起與姐姐的同學在學校遊樂場裡玩耍。

對卑詩省的教育有興趣的朋友,可參考這篇文章﹕【温哥華教育 • 有什麼特色?與其他國家有何不同?】

卑詩省的疫情在這一年上上落落,11月更迎來比較大的第五波,我們全家除了最小的妹妹都打了兩針疫苗,所幸的是我們一家人都沒有染上疫病。

7月大女Keira生日派對,邀請了來自香港的朋友一起慶祝,老公還特別雕刻了一個西瓜鯊魚。

溜冰在加拿大可以算是國粹,差不多每個本地人都會溜冰。9月Keira開始學花式溜冰,不知是否遺傳了她爸爸,她也很喜歡這運動,短短兩個學期她已經溜得好過她媽媽我(其實是媽媽溜得太差,我可能都要上堂惡補)。妹妹也有很大進步,由一開始完全不肯下冰場,到現在已經可以自己企鵝式行走。

10月因為老爺奶奶過來温哥華探望我們,我們一起去了四日三晚温哥華島(Vancouver Island)旅遊。

【維多利亞親子文化之旅 • BC Ferries慘痛經驗】

外國的聖誕節果然比較有氣氛,女兒第一次過白色聖誕節、第一次玩雪、第一次裝飾聖誕樹和第一次做薑餅屋。我們還上去了葛勞士山Grouse Mountain舉辦的山頂聖誕節,也去了不同地方(蘭里市的Glow, 斯丹利公園Stanley park的聖誕火車, 北温哥華的Shipyard)看燈飾。

【温哥華聖誕節 • 親子好去處 • 燈飾打卡 • 砍聖誕樹】

這一年,我們一家完全就把自己當作是旅客,去了不少本地人不會去的旅遊勝地(希望將來有機會分享一些好玩的親子好去處)。由香港搬到温哥華,生活改變確實不少,很多事情都要由頭開始,由零學起,而且適逢肺炎疫情,也為整個過程增添了一些挑戰。由以前全職上班,為自己事業打拼,煮飯家務都有工人姐姐照顧周到,到現在全職媽媽,家中大小事項都要一手包辦,體力上確實感受到自己已不年輕。但相對地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更了解自己的女兒,陪伴她們成長,也是另一種滿足。

2022年希望大家繼續身體健康,部落格的營運順利。如果大家有什麼想我分享的題材,歡迎留言給我,我會盡量分享。